法制网:《2019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 再婚家庭立遗嘱人数增多 ...

http://www.sina.com.cn 2019/4/28 新闻
原载于法制网2019年3月21日 

《2019中华遗嘱库白皮书》发布 再婚家庭立遗嘱人数增多

  法制网北京3月21日讯 记者梁士斌 中华遗嘱库今天召开六周年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2019中华遗嘱库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显示,立遗嘱人年龄趋向年轻化、再婚家庭立遗嘱人数增多、立遗嘱财产种类更加多样化、独生子女父母仍为立遗嘱主力军。 
  据了解,中华遗嘱库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和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于2013年共同发起的公益项目,这个项目面向老年人进行免费服务,凡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填写预约卡后,可以免费办理遗嘱咨询、起草、登记和保管。
  中华遗嘱库启动6年来,中华遗嘱库和全国各地的公益机构合作,已经在北京、天津、广东、江苏、广西、上海、重庆7个地区建立了公益遗嘱登记中心;北京、广东地区已开设第二登记中心;截至2018年底,已为127968名老年人办理了遗嘱。
  中华遗嘱库对立遗嘱人的家庭、财产、心理、行为等数据进行分析后,形成《2019中华遗嘱库白皮书》。
  白皮书数据显示,2013年,立遗嘱人平均年龄77.43岁,2014年平均年龄76.54岁,2015年平均年龄75.31岁,2016年平均年龄73.97岁,2017年平均年龄72.09岁,2018年平均年龄71.26岁。6年间,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步下降至71.26岁,年龄趋向年轻化。
  2013年至2018年间,立遗嘱人群年龄段集中在71岁至80岁之间,比例为42.03%,这个年龄段比例在2018年进一步缩小,已经连续6年呈下降趋势;其次是61岁至70岁年龄段,比例为40.55%,这个年龄段比例逐年上升,同时81岁至90岁与91岁以上年龄段人群比例均略有下降。
  与此数据相对应,根据白皮书统计无法立遗嘱原因中,高达65.29%的人因身体健康问题无法立遗嘱。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分析认为,在人口老龄化速度日益加剧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人迈入老年,这些新“入伍”的老年人往往观念更加超前,倾向于早日立遗嘱。
  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8年间,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人群婚姻状况主要已婚(均一次婚姻)为主,占比达75.03%,其次为丧偶人数,占比为19.07%;再婚、离异人群订立遗嘱需求逐步有上升趋势。说明再婚、离异家庭更需要立遗嘱来保护自己的财产。
独生子女父母仍为立遗嘱主力军。白皮书显示,中华遗嘱库的127968份遗嘱中,有60911份遗嘱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立下的遗嘱,占总遗嘱数量47.6%。
  针对这一现象,陈凯认为主要是由于观念变化导致的结果。以前人们都认为遗嘱是为了防范子女争夺财产,以为只有多子女家庭才需要立遗嘱。可是随着社会发展,大家发现遗嘱不只是为了防范纠纷,更能够避免家庭财产损失。
  白皮书显示,有11.79 %的人立遗嘱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子女离婚导致家庭财产流失。陈凯表示,这些数据都表明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保护自己家庭财产的需求更加明确。
  白皮书显示,2013年至2018年间,中华遗嘱库订立遗嘱中,处理财产均以不动产为主,占比高达99.75%,其次为银行存款,占比18.49%。
  受中国人传统思想影响,立遗嘱人在遗产分配上,子女以及孙子女仍是主要继承人。2013年至2018年间,子女作为继承人的达到55%;但同时,“配偶先继承,子女后继承”的比例逐年在上升。
  陈凯表示,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希望房产由子女继承,但又担心老伴居住受到影响,在老伴在世的情况下不希望子女直接获得房产。如果将房产指定由老伴继承,则又担心老伴再婚后,将房产转赠给外人,希望对老伴做出限制。
  陈凯认为,目前的法律制度下,这一需求的实现难度较大。一是目前没有明确的遗产管理制度;第二是子女继承过户获得房屋产权后,可以出卖房产,买房人如果强制搬迁,往往能得到法律支持;第三是遗嘱不能剥夺配偶再婚的自由,也无法对继承后的财产转让进行限制。
  中华遗嘱库从2017年开始,陆续推出“幸福留言”“幸福留颜”“亲情录像”“遗嘱体验日”“遗嘱宣读”“义工志愿者”等一系列的情感服务产品,受到老年人欢迎。

>>更多

2024年3月份受赠情况
2024年2月份受赠情况
2024年1月份受赠情况

>>更多